日前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《杏鮑菇》國家標準,江蘇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該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,全程參與制定,這標志著灌南民營企業在食用菌領域實現了從“生產實踐”到“標準引領”的跨越,為全國杏鮑菇產業規范化、高質量發展注入了“灌南力量”。
在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,民營經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我縣深刻把握民營經濟發展規律,將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作為推動縣域經濟提質增效的關鍵抓手,通過夯實載體優環境、聚焦高端促升級、創新驅動增動能,精準施策,系統推進,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了“如魚得水”的優良生態,走出了一條富有灌南特色的民營經濟振興之路。
優化營商環境 厚植發展沃土
民營企業的發展,離不開適宜的“土壤”和“氣候”。我縣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發展的“先手棋”,為民營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、全方位的優質服務,讓企業家們安心投資、舒心創業、放心發展。
我縣持續加大投入,提升縣經濟開發區、臨港產業區等核心載體的基礎設施能級和配套服務水平。通過建設標準化廠房、完善路網、保障水電氣供應等措施,為民營企業提供“拎包入住”式的便利條件,顯著降低了企業的初始投資成本和時間成本。例如,為保障百開盛生物科技、冰冷能源裝備等科技型民營項目快速落地,相關部門提前規劃,確保土地、空間、能源等要素與項目需求精準匹配,實現了從“項目等要素”到“要素等項目”的轉變,為項目早日投產達效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我縣著力構建“親”“清”政商關系,大力倡導“店小二”精神。在縣經濟開發區,“企業吹哨、部門報到”已成為工作常態。專門成立的企業服務中心,全面推行的“項目專班制”“容缺辦理”“拿地即開工”等創新模式,有效破解了項目審批中的“堵點”“難點”。
味之生食品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用6個月,比預期提前2個月,企業負責人對園區的高效服務贊不絕口。針對民營企業普遍面臨的“融資難”“引才難”問題,縣政府常態化組織銀企對接,設立專項產業基金,全年為多家民營企業提供超億元資金支持;同時,落實人才公寓、子女入學等優惠政策,切實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。這種“想在企業前頭、做在企業心頭”的精準服務,讓民營企業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溫暖與支持,極大地增強了發展信心。
聚焦高端引領 激發創新動能
引導民營企業擺脫同質化競爭、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,是提升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。我縣通過規劃引領、政策扶持、集群發展,助力民營企業搶占發展制高點。
我縣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聚焦主業、精耕細作,走“專精特新”發展道路。江蘇增拓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科技型民營企業,其憑借自主研發的、打破國外長期壟斷的水溶性上漿劑技術,成功解決了碳纖維材料“全溫區適配”的關鍵難題,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、低空無人機等高端領域,成為細分市場的“隱形冠軍”。
冰冷(江蘇)能源裝備有限公司依托博士核心專業技術團隊和近40項專利,在低溫設備領域建立了獨特優勢,為國內外百余個重點項目提供產品與服務。這些企業憑借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了話語權,展現了我縣民營經濟的潛力和韌性。
融入產業集群實現鏈式發展
我縣圍繞鋼鐵冶金、化工新材料、食用菌等特色產業,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,推動民營企業深度融入產業鏈。通過成立重點產業鏈專委會、產業鏈黨委,舉辦對接活動,促進鏈上民營企業與龍頭企業、國有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與供需配套。
以食用菌產業為例,在香如生物、裕灌現代農業等民營龍頭企業的帶動下,形成了從菌種研發、工廠化種植到精深加工、品牌銷售的全產業鏈,香如生物更是作為第一起草單位主導制定了《杏鮑菇》國家標準,掌握了行業話語權。這種集群化、鏈條化的發展模式,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穩定的市場預期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我縣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,得益于高瞻遠矚的戰略布局、精準有效的政策供給和貼心周到的營商環境服務。通過夯實“建廠房”的基礎支撐,明確“攻高端”的產業方向,激活“革技術”的內在動力,我縣成功地激發了民營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創造活力。未來,我縣將持續優化發展環境,強化要素保障,引導創新發展,全力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,讓民營經濟的澎湃浪潮推動灌南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。